政务公开?>? 新闻发布会
“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

文字实录

??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展示全省上下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心决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召开“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各地各部门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今天召开该系列第一场发布会,我们高兴邀请到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考办主任孔峰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同时,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孙杨女士、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苏云海先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韩冬梅女士也出席了今天的发布会,将共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孔峰先生介绍情况。

??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考办主任孔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教育厅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积极推动高校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努力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政策引领及时有效。制发《辽宁省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快“双一流”建设,持续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为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提供高等教育政策支撑。

??(二)“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各1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达到20所,位列全国第4位;硕士学位授予高校37所,位列全国第3位。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4个。全省11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24个进入全国A段,同比增长60%,其中2个学科实现了顶尖学科“零”的突破,83%的学科实现稳步提升。ESI前1‰学科数由5个增至10个,增幅达100%。前1%学科数由32个增至106个,增幅高达230%,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三)“双万计划”实施效果明显。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共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各1万个。辽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培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00个、省级515个,其中信息、装备、冶金、石化等重点领域国家级建设点71个,占总数15%,形成了优势突出的专业集群。培育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31门,全面覆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构建起服务产业发展的优质课程资源矩阵。聚焦产业集群建设现代产业学院282个,本科专业点452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655个,开发新产品743个,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显著提升。

??四)“一体两翼”格局初具规模。一体”,即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两翼”指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已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9个和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其中,培育国家级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全国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全国28个),助力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2024年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2215个,订单培养4万人;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遴选182名“匠苗”,“一匠一案”培育大国工匠,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五)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升本。全省现有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48个、特色二级学科235个,新增低碳技术与工程等目录外交叉学科和二级学科17个。做实“调停转增”,新建数字经济等本科专业点318个、高职专业点186个,专业设置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六)校企协同创新不断深化。2024年,通过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推动全省百所高校科研人员对接1250家企业,组建高校协作体,举办高校成果对接会、校企会客厅等举措,围绕优质粮油生产和食品制造、现代轻工产业等领域举办活动44场,校企签约73项,合同金额5200万元。高校全年转化科技成果7395项,转化金额37.18亿元,其中合同转化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793项,较2023年增长7.5%,助力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七)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持续实施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累计获批计划2376个;专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89个,其中直接服务重点发展产业理工类项目48个、占53.9%。推动职业教育“随企出海”,在海外建设19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墨子工坊”;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全体大会,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二、下一步工作

??2025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省教育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按照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一)加快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强化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做实学科专业“调停转增”,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战略急需领域,重点布局前沿交叉学科专业;针对连续多年就业率偏低、生源吸引力不足且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建立健全预警退出机制,系统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计划到2025年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达到25%左右,到2027年累计达到50%左右,以学科专业优势助推辽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支持高校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争取在国家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实现扩容。持续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和密码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大学生创新教育改革;支持高校跨学科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微专业”,建设优质特色课程群。2025年,新建1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30个左右创新创业学院、教育实践平台;建设20个左右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一批专业特色学院,培养高层次特色化创新人才。

??(三)加强辽宁高等研究院建设。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聚焦辽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组织高校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科技支撑。

??(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聚焦辽宁主导产业,一产一策”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现职业教育对辽宁产业体系全覆盖、全支撑。推进“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到2025年累计培养“兴辽未来工匠”300名,新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个,为辽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

??(五)提升辽宁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积极参与构筑我国向东向北开放新高地建设,实施“留学中国”品牌计划,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5年5万”“3年1万、欧洲翻番”重大倡议,推进实施YES项目。引导高校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墨子工坊”辐射带动作用做实“随企出海”,服务中国海外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助力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合作枢纽地

??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谢谢孔峰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辽宁日报记者: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请问,辽宁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任务重点是什么?

??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孙杨: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

??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省政府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完成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新一轮分三个层次建设120个学科,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20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40个、“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对象60个。

??在五年建设周期内,重点完成六大方面任务:

??一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持续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培育博士硕士研究生4万人以上

??二是着力服务辽宁振兴发展聚焦重大战略和振兴发展需求,优化学科结构,建好基础学科、建强应用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构建服务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学科体系。

??三是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坚持引育并举,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500人左右。

??四是着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高校内部科研组织模式和结构优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00项以上。

??五是着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对接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万项以上,转化合同金额150亿元左右。

??六是着力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发挥区位优势,加强“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服务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4000人以上。

??我们坚持成果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绩效考核,引导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到2028年建设周期结束时,10个学科稳定在世界一流水平,1020个学科具备冲击第三轮国家“双一流”的实力。

??央广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请问,辽宁下一步在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苏云海: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很高兴也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辽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办好职业教育对实现全面振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至关重要。

??全省现有职业院校308所,在校生近64万人,开设专业覆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19个专业领域。近三年,职业院校年均培养约23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85%以上留辽就业创业,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助力大国外交三方面下大力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

??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按照辽宁区域发展格局,将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主导产业、园区进行匹配对接,指导职业学校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专业结构、找准服务面向、凝练办学特色。主动在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修订《辽宁省职业教育条例》,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稳步发展“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下沉一级办职教,在县域布局乡村振兴学院,为县域经济培育“留得住、用得好、下得去”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支撑产业发展方面,要不断提高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聚焦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组织职业院校协同开展“一产一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共育、专业共建、技术升级。持续推进“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把课程设在岗位、把课堂搬到车间,在产业一线培养大国工匠。

??在助力大国外交方面,要充分发挥辽宁职业教育资源的“支撑度”。以“小而美”项目为突破,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全面、多样发展。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高质量建设辽宁职教出海新品牌——“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培养熟悉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请问,辽宁在深入实施“留学中国”品牌计划,打造“学在辽宁”来华留学品牌上有哪些优势和打算?

??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韩冬梅:

??谢谢“中国网”记者的提问,我很高兴也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是我国对接东北亚、沟通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海陆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同时,辽宁是高等教育大省,地缘区位优势和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有高等学校114所,其中,本科高校63所(位居全国第6位),研究生培养高校37所(位居全国第2位),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为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做出贡献。

??全省54所高校具备来华留学招生资格,来华留学生规模居全国五位;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25所,居全国第二位。2023-2024学年,招收来自世界162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43万人。

??近年来,省教育厅不断提升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水平打造“留学中国”辽宁品牌,扩大辽宁教育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心打造“了解辽宁”窗口。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海外孔子学院、对外媒体、专题网站等平台渠道作用,加大来华留学宣介力度,宣传辽宁教育资源优势,吸引各国青少年来辽高校学习交流。

??二是用心打造“学在辽宁”品牌。统筹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更好提升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为世界各国青年提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留学教育。

??三是悉心营造“融入辽宁”氛围。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学在辽宁、读懂中国”等系列活动,向来华留学生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四是尽心打造“留在辽宁”版块。来华留学生是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的重要人才资源。我们将协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在辽留学生学习、生活、勤工俭学、实习、就业、支付等方面便利化措施落实落地,对接企业需求和来华留学生就业意愿,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

??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与支持,请大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