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清晨,在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崭新的环坑步道上已有不少晨练的市民。蜿蜒7公里的沥青路面两侧,国槐挺拔、油松苍翠,景观小品错落有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以前,这里刮起风来沙土漫天,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没人愿意来。现在环境变好了,不管早晚都有人来遛弯儿、跳舞,热闹得很!”家住附近的阜新市民李春梅一边晨练,一边兴奋地说。
??“矿山公园现在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后花园’。我们正努力将这里打造成市民可亲近、可休憩、可记忆的绿色空间。”阜新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奇介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李奇表示,“对阜新而言,废弃矿山的治理,正是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
??从削坡固土、覆土复绿,到构建生态廊道、打造市民共享空间,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已重新焕发生机。78岁的老矿工王万玉说:“修步道、建平台,都是为了咱老百姓的‘暖心工程’!我们就盼着它能治理好、能变美,让我们这些老伙计和小一辈都能站在这儿,看着咱们挖过煤的地方绿起来、美起来!”
??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的“后半篇文章”还在书写。站在观景平台,李奇一边向远方眺望,一边兴奋地介绍着:整个矿区被科学地划分为核心防护区、生态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未来,这里不仅有休闲娱乐区、新能源产业区,还有东帮、西帮生态修复景观带。
??矿坑还蕴藏着无限可能:通过盘活老工业厂房资源,有望建成文体旅商综合体,实现文化创意与城市更新的有机融合;依据阜新市煤矸石特点,设计个性化综合利用方案,让这里的煤矸石“变废为宝”;矿坑内的老旧设备、巷道等工业遗存作为景观元素,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可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景点。此外,通过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项目,在保留部分工业印记的基础上,阜新市形成了“工业历史+生态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
??“以后,这里会是宜居的生态家园,更将成为阜新的‘城市会客厅’与产业新高地。”李奇表示,未来,海州露天矿将建设成为融合自然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休闲健身、能源转型与户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188博金宝app_188博金宝体育@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